助產士幫助千年發展目標在衛生領域取得進展
聯合國人口基金及國際助產士聯合會敦促各國共同努力,解決助產服務不平等及難以獲得的問題。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數據,助產士每年能夠挽救約30萬名婦女及300萬名嬰兒的生命。 聯合國人口基金和國際助產士聯合會於國際助產士日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稱:“在2015年及以後實現千年發展目標4和5及其具體目標A、B的過程中,助產士的不懈努力也是關鍵的一步。”每年的五月五日 是國際助產士日。
助產師(士)人數嚴重缺乏
“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DG)對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要求是2015年比1990年下降3/4,這個目標面臨嚴峻挑戰,需要我們作出艱苦的努力。在發達國家,助產士與生育婦女比例為1:1000,若以2003年英國每1000人口助產士比例為0.63的標準,參考《2011年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年鑑》中2011年人口數23224.912萬人進行測算,估計目前我國助產師(士)人數缺乏23萬;若參考亞洲周邊國家每1000人口助產士比例為0.2的標準,則目前我國助產士人數缺乏11.5萬人。
2011年台灣以助產師(士)執業登記者僅有134人(護理師士133336人),雖然健保局特約助產所23家(附件一).而真正執行助產照顧業務者僅有開業獨立的助產師(士)(花蓮-邱明秀助產所 宜蘭-貝斯特助產所
台北-周玉惠助產所 桃園-大溪婦幼助產所 台中-張助產所).
目前僅有少部份醫院讓擁有助產師證照的助產師以助產師執業登記,但尚未有醫院真正落實助產照護模式於母嬰照顧中!
“助產服務對於保障母嬰健康,妊娠和分娩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助產士匱乏影響產時服務的品質,孕產婦和新生兒面臨相對較高的死亡風險,也間接導致 剖宮產率上升及產科專業發展滯後。
台灣助產專業體系亟待完善
2011年《世界助產服務狀況》報告表述了助產士在增進孕產婦和新生兒健康及生存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並強調加強助產教育,進而提高助產服務質量的重要性。台灣現有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所和輔嬰科技大學助產系,執行助產師專業教育,以助產專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技能性的護理及助產專業人才,參照發達國家成熟的助產士培養機制,建立適宜我國發展的助產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形成專業特色,進而構建助產專業體系。我國的助產教育為一門獨立學科,但在職業體系劃分中卻無助產師(士),臨床專業體系的缺乏使助產技術發展緩慢,專業進程滯後於國際水平。在國際助產專業發展的大趨勢下,在我國降低“剖腹生產率”嚴峻形勢面前,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助產技術專業體系的發展勢在必行。
我國助產士的繼續教育遠落後於護理、醫學教育的發展水平,且繼續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培訓內容與方式無明確標準與規範。為此,應由衛生衛生福利部(原行政院衛生署2013/7/23 )帶頭,「醫事處」「護理及健康照護處」「教育部」協同建立助產師(士)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履行規範化監管助產專業及人員的職能,完善助產師(士)臨床、培訓、教育和師資資格認證體系,實現助產專業管理的專業化、層次化。同時,完善助產士專業人才的繼續教育與培訓。展助產專業職業體系。
台灣助產專業發展落後
發達國家助產專業是一個獨立的職業,擁有高學歷的專業教育以及規範、合理、人性化的服務模式,助產人員享有相應的社會地位和獨立職能。但我國助產師執業概念模糊、職業界定不清,使助產師(士)這一身份逐漸消失,助產專業出現了與醫學整體快速發展不相符的滯後甚至倒退的現象。
“因此,在建立助產專業發展體系的同時,要積極樹立現代助產文化形象,倡導適於推廣的助產模式,促進助產文化的發展。助產師的每項工作均關係到母嬰安危,責任重,使助產師在工作中精神長期處在高度緊張狀態。我認為,有必要為助產士提供良好的社會心理支持服務,改善人文關懷,提高其社會認可度,形成社會支持的良好氛圍。”
每個專業都應有相應的專業組織,全世界約有72個國家或地區建立了助產專業學會,通過制定一定的倫理、道德等專業規範來檢查及約束其從業人員的專業活動。
因此應盡快強化助產專業團體與學會,不斷提升專業發展,保持與世界先進水平不斷溝通交流,才能保持高質量的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專業地位。”
參考資料:2011年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年鑑
http://win.dgbas.gov.tw/dgbas03/ca/yearbook/index5.htm
(附件一)
健保局特約助產所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