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值得

每一隻蝴蝶鼓動翅膀,
就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氣流,
每個人的歡喜付出,
就能創造出全宇宙的美好
When every butterfly flaps its wings,
the wind can change the world.
When everyone is giving,
the universe will remain beautiful.
妳曾經對我說:
抱到寶寶就一切值得了,
之前的辛苦只是一個過程。
生產,
就是這麼奇妙,
因為不知道自己會經歷到什麼事而害怕,
但確能勇敢面對挑戰,
而我們也永遠記得~
生產當天共同迎接生命的快樂!

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什麼是真正的助產護理

在每一次的產家服務中,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助產護理?!
助產師的服務從何時開始呢?
女大十八變,
那麼助產師最好是何時開始為女孩服務呢?
助產師如何協助準備和陪伴轉變成女人的情緒和變化?
正在懷孕待產和生育的婦女需要的服務是什麼?
助產師如何保護和協助婦女過渡分娩轉變成為母親?
什麼是對母嬰最好的照顧?
助產師要如何為母嬰建立起親子連結?
助產師是做母親的母親?
母親生育的角色與能力經常被低估。

最好的助產護從何時開始?

當婦女希望再度懷孕,
或無法順利懷孕時,
是否早在懷孕時,
或是青春期完全發育時的孩子?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The hour of power

請讓我們在一起
我天生如此設計
肌膚接觸對我最好
把專業的權威拿開
不要急著用臍夾鉗住或剪斷我的臍帶
這些主幹細胞和血液是我的
我在我的生長地
現在是微生物群時間
不要只有一種可能
這些程序,可以等
現在安靜,不要打擾
屬於我們的時刻
我們天生如此設計
我和媽媽一起
                                                         我們的愛就在這裡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用愛分娩,改變世界


生育權利是一項人權 這一權利需要宣導並擴大至嬰兒。
不論是在醫院分娩的人還是那些在家分娩的人都曾經目睹過嬰兒權利被侵犯的現象。
嬰兒出生後1-6個小時的記憶是他們生命的基本經驗,會影響其終身的身心健康,包括精神和生理上的。嬰兒所獲取的細菌接種是來自于他們的母親,還是來自醫院?在嬰兒出生三分鐘的時候,他們所獲取的幹細胞是來自胎盤,還是來自被剪斷的臍帶?  
    我喜歡Diego Alarcon博士的那句話永遠不要母親與嬰兒分開。他不斷地在他四個精美的套裝DVD中重複著這句話。這套DVD的西班牙語名字是用愛分娩,改變世界。”  
   “母嬰這個術語出現在十年前,主要是為了強調分娩後母親與嬰兒不可分割的重要性。讓母親和嬰兒連在一起的情景是那麼美好,請不要將他們分開。  
    如果你現在是一名孕婦,請和你的寶寶說話。
102期的《今日助產》雜誌中,Penny Simkin建議懷孕期間和分娩後,要特別挑選一首歌唱給你的寶寶聽。針對這個問題, Cathy Fink也鼓勵父母唱歌給他們未出生的寶寶聽。產檢醫生在做產前護理時也應該尊重寶寶,並且和他說說話。Carol Gautschi真誠地鼓勵助產師能夠這樣做。她說如果你想要喚醒寶寶,或讓寶寶安靜下來的話,你的聲音就會告訴他/她。如果有併發症發生,助產師應該向寶寶解釋她在做什麼,她需要寶寶做什麼。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助產師就開始愛他/她,這種對寶寶的愛和尊重就能透過媽媽的眼睛,打開她的心扉,和她的小寶寶進行交流。尊重寶寶是他/她應該獲得的很重要的權利。  
    即使是在特別複雜的情況下,嬰兒同樣應該受到尊重。Diego Alarcon的一個視頻錄影中有這樣一個人性化的剖腹產過程。在這次分娩中,他為一個嬰兒接生,模仿著嬰兒從陰道裡出來時可能會有的一些運動。他沒有剪斷臍帶把嬰兒拿了出來,然後將嬰兒遞給了她的母親,一直都沒有將他們分開過。並不是所有的分娩都會採用迭戈醫生這種溫和的接生方式,有些醫生就像對待一塊肉那樣對待嬰兒,有的情況甚至更遭。我見過有些剛出生一分鐘的嬰兒就被放在水龍頭下面沖洗胎脂。你見過哪些虐待嬰兒的行為呢?嬰兒是屬於媽媽的,而他們也常常像對待一塊肉那樣對待產婦。必須停止這種做法。我們必須並且要一直尊重母嬰。
  
    Carla Hartley說:更多的嬰兒更喜歡在家裡出生。我們尊重媽媽的權利,這的確很重要,不過我們也不能忽略了寶寶的權利,尤其是在考慮是否進行非急需剖腹產時。剖腹產從來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Marsden Wagner曾經說過女人沒有無緣無故地要求做心臟手術那麼他們有什麼權利要求做剖腹產手術呢?我明白有時候做剖腹產是合理的選擇,但是這時候必須考慮寶寶,並且大部分母親都會選擇最有利於她們寶寶的做法,可是往往沒有人告訴她們或幫助她們仔細考慮她們的選擇,想明白這些問題。 
    那麼嬰兒的權利是什麼?我認為嬰兒有權在子宮裡安靜地生活。當人們還沒有證明超聲波是安全的,並且有跡象表明超聲波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時候,就不應該用聲波給寶寶拍照。做超聲波輻射時,寶寶會有劇烈的運動,是因為寶寶想要躲避超聲波,可是他/她沒有地方可藏。寶寶不喜歡超聲波,超聲波應當用於臨床需要。不要忘了多普勒用的也是超生波。保護每個寶寶,不要用多普勒胎心聽診器聽胎兒的心跳。(你最好能夠用多普勒胎心聽診器核實寶寶的位置和懷孕的月份大小)嬰兒也同媽媽一樣有權獲得最理想的分娩過程意味著在這種意願下也可能使分娩順利。如果產婦有併發症,她仍然還要自然分娩的話,那麼醫生一般就要考慮其它方法。  
    胎盤娩出之前不要切斷臍帶或者媽媽要求時再切斷。提前切斷臍帶是對媽媽和寶寶非常無禮的行為。寶寶需要媽媽的幹細胞,推遲剪短臍帶也有很多其它的好處。在媽媽肚子上面或靠近媽媽的地方,讓嬰兒復活。只要臍帶沒被剪斷,它就還向嬰兒提供氧氣,母親的聲音是讓嬰兒安靜下來或刺激嬰兒最強大的工具。  
    最後,永遠不要將嬰兒和母親分開。你需要處理的任何問題或日常工作都可以在產婦上方或產婦旁邊完成。寶寶出生後兩個小時要讓她/他一直和媽媽待在一起。Michel Odent的話說:請勿打擾產婦(分娩中和分娩後都不要打擾)。  
    我相信我們能列出很多寶寶享有的權利來,比如即時母乳餵養。不過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些,像保持分娩環境安靜、延遲臍帶剪斷和母嬰不分開,我們就有了一個很好的的開始!想一想,對於這個寶寶,對於這對母嬰,什麼才是最愛?這個問題可以指導你的行動,更好地為寶寶接生。

Positions for Labor


Painless Childbirth Understanding comfort techniques


Changes in Birth Practices


Birth Images from the 1800s


European Birth Images from the 1500s


Birth Images from Ancient Times


Consequences of Modern Birth Practices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從穩婆到產婆—臺灣專業助產婦養成計畫

 
傳統中國將幾種特殊身份與職業的女性,總稱為三姑六婆。其中代表特殊身份的三姑,為尼姑道姑、卦姑。而從事特殊職業的六婆,則為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與穩婆。其中穩婆指的就是替人接生的助產士產婆
在現代醫學進步之前,婦女生產大多由村里間生產過的婦女協助接生,即便是專門接生的產婆,也未具有相關醫療知識,致使婦女因生產而死亡的案例佔婦女死亡率的絕大多數。因此,古來形容婦女生產如「一腳踏在棺材內」,甚至有「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的臺語俗諺,藉以描述婦女如果生產順利,就能在坐月子時喝燒酒雞調養身體,但若生產過程不順利,則以四塊板形容棺材,來比喻有可能死亡的風險。
日治時期,現代醫學知識與教育透過政府西化的腳步而傳入臺灣。即便早在1897年臺北醫院即設立「看護婦養成所」,開始了公立護士的養成教育,但並未制定產婆培養的管道。1902年,臺北醫院制定產婆養成規則,以看護婦畢業而成績優良者,再進行相關訓練修業一年而成為產婆。但受限於日籍婦女才可進入看護婦養成所,此時的看護婦與產婆,都僅限於日籍女性。
 

▲圖1:1927年江氏阿鳳畢業於臺北醫院助產婦速成科之畢業證書(圖像來源: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因日籍護士與臺籍病患之間的語言隔閡,1907年臺灣總督府接受臺北醫院院長的建議,制定〈助產婦講習生規程〉,規定臺北醫院除培養日籍產婆的本科之外,另以公費招募臺籍女性,設置培養臺籍產婆的速成科,修業期限為一年。1923年10月,總督府看護婦與助產婦的訓練規程統一,並合併看護婦及助產婦講習所,而分置看護婦科與助產婦科。其中,助產婦講習仍以日、臺籍區分,分為本科與速成科,其修業年限略有差別,即區分為2年、1年。圖1即為江氏阿鳳畢業於臺北醫院看護婦、助產婦講習所助產婦速成科的畢業證書。
除了講習所畢業後可直接從事看護婦、助產婦工作之外,日治中期以後,為了開放更多就業管道,1924年總督府便修訂相關規則,指出若自行參加產婆考試及格,或畢業於指定的私立助產婦學校、產婆講習所等,皆可透過官方考試,取得經地方長官許可的合格證書後,從事相關工作。如圖2,林氏菊子在其履歷書中提出,自己在1936年畢業於臺北市私立蓬萊產婆講習所,並於1937年通過產婆學說試驗、1938年通過產婆實地試驗,1941年獲取產婆執業許可證明的過程。
 

▲圖2:1942年林氏菊子因應總督府專賣局產婆資格調查所提出之個人履歷書(圖像來源: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另一方面,直至1920年代,臺灣接受過完整醫學教育訓練而執業的醫生仍然不多,婦產科醫師更是少數,而就算有婦產科醫生,傳統婦女受到禮教影響,生產時仍習慣找村里間未受過專業醫療訓練的產婆接生,造成婦女生產死亡案例仍然居高不下。1921年,甫由日本學成歸國的蔡阿信,不但是臺灣第一位女醫師,且專攻婦產科。她認為自己每天只能接生五個小孩,如果能有多一點受過專業知識的產婆,將減少許多女性於生產時死亡的危險。
因此,1926年蔡阿信臺中開設清信醫院之後,1927年隨即成立清信醫院產婆講習所,每半年招收30個學生,修業期限為1年,一邊上課、一邊在醫院實地實習。清信醫院每年培養出50名以上的產婆,不僅為婦女提供就業機會,更對於降低產婦及胎兒死亡率有極大的助益。因蔡阿信醫療上的貢獻,使其在1931年11月至1936年2月期間,獲頒日本宮內省「獎勵私立產院」(獎勵私立婦產科醫院)的賞金獎勵。圖3即為1934年時,清信醫院產婆講習所畢業生的合影留念,其中紅點標示者為蔡阿信,藍點標示者為曾任霧峰一新會衛生部委員的楊桂桃。
 

▲圖3:1934年清信醫院產婆講習所紀念留影(圖像來源:郭双富集藏—臺灣人文與社會活動圖像,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圖4:1930年總督府臺北醫院助產婦協助產婦生產的工作情景(圖像來源:臺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紀念冊,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不管是蔡阿信或是從事看護婦、助產婦等需要專業技能的其他職業女性(如圖4),女性地位在日治時期,由於女性開始接受專業教育及社會環境民風漸開等因素影響,不再只能是傳統觀念中的「賢妻良母」,更成為貢獻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