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心理臍帶(psychological umbilical cord)及生理臍帶(biological umbilical cord)


出生後,
新生兒與母親間的連接臍帶雖被切斷,
但兩者之間仍持續有著心理臍帶(psychological umbilical cord)及
生理臍帶(biological umbilical cord)的連結(Levin, 1994)

Levin 認為為確保母兒有最佳的發展,應至少維持第一個月完整的生理臍帶的連結,如經由自然產道生產且不使用任何藥物,立即的母乳哺餵使新生兒可獲得初乳,持續的母兒身體的接觸,且盡量減少醫療設備的使用;心理臍帶代表的是母兒間社會及情緒的連結(bond),它始於懷孕,在新生兒的前幾個月明顯增加,且會持續影響孩子的發展。


但一般醫療照護體系的政策,在新生兒出生後即將母嬰分離,因此增加了新生兒子宮外適應的危機,且此分離干擾了新生兒與其母親親子關係的建立,如此新生兒無法發展用行為向母親傳達其需求以達到滿足(on cue and to satiety)的自我協調(self-regulatory)方式,則會增加新生兒在生理及發展上的危險性(Anderson, 1989),若此時出現有害刺激,如哭泣會影響血流分佈而造成顱內出血並影響氣體交換,對新生兒是有害的(Anderson, 1991),Christensson 等人(1995)認為新生兒的哭是一種分離壓力的呼喚(separation distress call),而 Anderson(1989)則認為應在新生兒出現暗示行為,如覓乳反射(rooting)時就提供餵食,而不是在他們開始哭後才餵食,所以母兒產後發展自我協調對新生兒而言是重要的;對專業照顧人員而言,提供一個理想的產後母兒即在一起的環境能幫助新生兒較適應子宮外環境。

新生兒與母親是相互的照顧者(mutual caregivers)此概念由Anderson在 1977年提出母兒自我協調互動模式(Self-regulatory Mother Young Longitudinal Interaction, SMYLI),他認為母嬰產後的自
我協調互動是互惠的,新生兒產後最佳的子宮外生理適應是藉著母兒間的接觸來促進。在產後,新生兒與其母親失去身體的直接接觸,是完全不同於胎兒在子宮內被環抱的感覺(Anderson, 1977)。

母兒自我協調互動模式的概念分為三個時期,
產前(antepartum)的 SMYLI
是指胎兒與母親持續的互動,胎兒被環抱在羊水中可發展其指頭的吸吮,母親的心跳、聲音可提供胎兒聽覺的刺激;
生產時(intrapartum)的 SMYLI
包括提供一個無壓力的環境,使母親能自然及順利的生產,同時也包括應在產後立即讓母兒接觸;
產後(postpartum)的 SMYLI
包括在立即及產後期逐漸的自我協調互動,這些互動包括母兒間感覺的接觸,給予新生兒營養及非營養的吸吮,且有吞嚥的滿足和聽覺的刺激,也可允許疲倦的母兒在產後休息,眼對眼的接觸等,而母兒間應對彼此的刺激做出回應,而這些回應會成為新的刺激而形成持續的互動(Anderson, 1977)。



產後母親仍可提供類似子宮內的刺激,例如母親的聲音、心跳、呼吸、溫暖有感情的接觸及環抱;母親的手臂可以類似子宮將新生兒緊密的擁抱,當新生兒被擁抱時,母親的呼吸聲、心跳聲、血流聲都刺激著新生兒使其如仍在子宮一樣,對早產兒而言,更使其感覺到舒適及安全,使其行為狀態及生理穩定就像維持在子宮環境中一樣(Anderson, 1977)。


在相互照護模式下,母兒互動是一個持續的關係,Anderson認為母親接觸及刺激他的嬰兒並且對其嬰兒的暗示作出回應,所以嬰兒對母親而言也是一個照顧者,因為母親的動作是對嬰兒做出回應而且會因此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益處,例如母親根據新生兒的暗示行為,解
釋為飢餓而提供乳房進行母乳哺餵,當新生兒吸吮母親的乳頭時,經由感覺神經刺激腦下垂體催產素的分泌可促進乳汁分泌,進而增加母乳哺餵的成功,可增進母親心理的舒適並得到自信。Anderson認為應基於這樣的照護模式去發展護理措施來減少環境對母兒所產生的壓
力及促進母兒需求的達成(Anderson, 1977)。

參考文獻

Levin A.1994
The Mother-Infant unit at Tallinn Children's Hospital, Estonia: a truly baby-friendly unit.  Mar;21(1):39-44, discussion 45-6.
Anderson GC.1977 The mother and her newborn: mutual caregivers.  Sep-Oct;6(5):5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